《百色学院学报》2018年02期
目录
文学人类学研究
弗雷泽:知识全球化的里程碑
叶舒宪;
1-4
大小传统互证互释:以“三礼”匕箸进食礼仪为中心
唐启翠;
5-14
《文学人类学研究》发刊词
叶舒宪;徐新建;彭兆荣;
15-16
渊潭神话·龙王信仰·黑龙潭祈雨——《清史稿》神话历史研究案例
孙梦迪;
17-24
民族学人类学研究
民族学人类学专题:南京漆桥乡土景观
彭兆荣;
25
漆桥乡民的艺术表述景观:一个古村落的艺术人类学考察
曹娅丽;霍艳杰;曹琴;
26-30
乡土视野下的漆桥生命景观探究
魏文静;
31-36
漆桥村生态景观演变与优化路径研究
陆明华;
37-42
儒家礼制下的家族婚姻观——以漆桥村孔氏家族为例
成慧;
43-47
西南边疆语言与文化研究
壮语语法研究框架的优化与重构——纪念壮文颁布60周年(上)
覃凤余;
48-54
论现代汉语虚指性人称代词与情态的同现限制
张寒冰;
55-60
西南官话对境内台语双及物结构语序发展的影响
黄莹洪;
61-67
古骆越国的文献梳理与疆域辨析
李斯颖;
68-72
试析壮族长诗《唱唐皇》的民间立场与民族特色
杨玉梅;
73-76
壮学研究
民族学视阈下靖西壮族端午药市的发展与调适
李萍;
77-81
红色气质的英雄书写——论华山报告文学的特点
邱俊;
82-87
广西历史文化研究
广西花山壁画线的艺术研究
高尚学;陈小丽;
88-93
清末广西铁路筹建始末(1895-1911年)
袁文科;
94-103
广西宋元瓷业兴衰探析
刘康体;
104-109
左右江革命老区发展研究
民族地区重大水资源开发失地移民安置补偿调查研究——以桂滇黔邻边三大库区为例
周叮波;
110-118
运用大数据推进广西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调查研究
李维波;
119-126
“一带一路”框架下广西语言服务竞争力分析及提升策略
袁媛;
127-131
应用型大学发展研究
校企合作的实体创业学院运行模式构建研究
赵世安;唐金湘;
132-135
“一带一路”背景下广西高校创新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探析
韦名忠;
136-140
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“传统·地方·国际交融的岭南与东盟文学交流互动创新研究团队”
2+141
卷首语
3
来稿须知
142